線路標簽:
西雙版納,是祖國西南邊陲一顆“綠寶石”,是一個神秘而美麗的地方,這里誕生了電影“孔雀公主”及舞蹈家楊麗萍生動形象的“孔雀舞”。這里是濕潤的熱帶氣候,每當冬季,全國大部分地區已是冰天雪地,而西雙版納依然綠樹蔥蔥,繁花似錦,茂密的熱帶、亞熱帶原始森林,蘊藏了豐富的植物資源,繁衍了亞洲象、孔雀、犀鳥、懶猴等多種名貴的珍禽異獸,因此這里又被譽為“植物王國”和“動物王國”。 西雙版納生活著好客、能歌善舞的傣族人民,每年四月中旬,是傣族人民傳統的潑水節,屆時各個村寨的人們歡聚一處,打起象腳鼓,跳起孔雀舞,相互潑水祝福,同時舉行賽龍舟,放孔明燈等活動,西雙版納會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希望我們安排的這段行程,能令您親身體會到這塊高原綠寶石神秘獨特的魅力。
早餐后,游覽“神秘、奇異、優美”而著稱的【野象谷風景區】。它是西雙版納最令人神往的森林公園和觀賞野象活動的景區,景區以其特有的熱帶原始森林景觀和數量較多的野生亞洲象而著稱于世。野象谷公園內設有動物觀賞區,原始森林探險旅游區和接待中心等;建有莽蛇園、百鳥園、中國第一個人工蝴蝶養殖園等特色景點、特色少數民族歌舞表演節目;由于景區處于勐養自然保護區東西兩片區的結合部,自然成為各種動物的通道,到這里活動的野象比較頻繁,成為西雙版納唯一可以觀到
到野象的地方。在野象谷,游人可觀看大象表演節目,這里現有馴養的大象16頭,這是我國第一所訓象學校,這些訓練有素的龐然大物,會向游客鞠躬,表示歡迎,會作頭頂地、腳朝天的倒立,會合著音樂的旋律跳舞、能過獨木橋、會用象鼻作"踢"球表演……,游客可騎在象背上或坐在象鼻上,與象合影,甚至可躺在地上,讓大象用腳給你按摩……它們的靈性乖巧,令你不得不拍案叫絕。另外,這里野象大約有50群,300-350只左右,平均4.4天有一群野象出沒、漫步、洗澡、嬉戲。觀看野象的最佳時間是傍晚、夜間和清晨;在中國要看亞洲野象,必須到西雙版納,到西雙版納看野象,又必須到野象谷;古有“乘象國”之稱的西雙版納,如今依舊能見到大象的身影:象樹、象牙樹、象鼻樹,還有象織錦、象工藝品、象壁畫、象雕塑,甚至神象“掌月郎宛”、關于象的神話、象的傳說……站在觀象走廊上放眼望去,感受鳥兒和山水給我們送來的美麗的歌聲。午餐后,乘車前往具有濃郁熱帶風光和民族色彩,是傣家竹樓及水上風光的結合--【傣族園】,傣族園是西雙版納之魂,是西雙版納唯一集中展示傣族歷史、文化、宗教、體育、建筑、生活習俗、服飾、飲食、生產生活等為一體的民俗生態旅游精品景區。幢幢精巧別致的傣家竹樓和佛寺古塔掩映在綠樹叢中,透著一種自然、純樸、寧靜。這里江湖環抱、綠樹掩映,花果飄香,梵音繚繞,給人一種神秘、祥和的感受。他們世世代代都以農耕為業,創造和傳承了燦爛的本民族優秀文化。在這里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是傣家人的勐巴拉納西,傣家人的人間天堂。大家可以體驗濃郁的傣家生活習俗,觀賞典型的干欄式建筑、傳統的手工藝制作、傣族民間歌舞,以及接觸到神秘的小乘佛教文化。
早上07:30在酒店集合,乘車出發前往峰巒疊障、綠蔭蒼翠、群山環抱的六大古茶山之首的【基諾山】,居住18000多勤勞勇敢的基諾族人民。他們是我國56個民族中被國務院最后一個認定的單一民族,也是西雙版納獨有的一個少數民族——基諾族。是西雙版納州基諾族傳統文化保護區,全國唯一一個最全面最集中地展示并以基諾文化為主題的旅游景區,是了解基諾文化最重要的窗口;Z族是從原始母系氏族部落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的少數民族,長期于西雙版納熱帶雨林之中,與世隔絕的生活環境,形成了他們原始古樸、粗獷的生活習性和性格特征,基諾族依靠刻木記事,流傳著豐富的神話傳說、故事、詩歌和音樂。這是沿路高山林立,植物繁茂,石崖縱橫,河道彎曲,公路如同羊腸小道,汽車行駛在彎曲柏油路面上似昆蟲爬行,沿途景色十分迷人。生活在平原的游客更是感嘆萬千。午餐后,乘車出發前往國家AAAA級景區【原始森林公園】,自費乘坐觀光電瓶車(往返15公里,40元/人),觀賞百米浮雕、野生動物孔雀放飛表演、獨樹成林、愛伲山寨歌舞表演、觀賞九龍飛瀑、少數民族樂器表演。
早餐后,帶您游覽最具佛教特色--小乘佛教文化的【勐泐大佛寺】(寺院會有一些燒香活動,請根據自身情況,理性消費)是中國最大的南傳佛教寺院,在古代傣王朝的皇家寺院“景飄佛寺”的原址上恢復重建的,“景飄佛寺”是傣族歷史上一位名叫撥龍的傣王為紀念病故的王妃南紗維扁而修建。王妃一生信奉佛法,所以每逢節日傣王就親臨寺院,舉行大型法會,以紀念愛妃同時弘揚佛法。佛寺占地面積400畝,寺內落成南傳佛教最高的大佛——吉祥大佛(高60米)、最高的大塔(高80米)。其規劃輪廓與原自然地貌巧合,呈坐佛形,為國內外所獨有。從山門至萬佛塔,佛祖釋迦牟尼的生平巧妙的融入到景觀和建筑中,使得每處細節都有說法、故事。從萬佛塔廣場俯視景洪市區,旖旎的熱帶風光盡收眼底。結束愉快的旅程后坐車返回昆明。